文/马家骏
看了《西安晚报》上张克瑶与刘法鲁同志关于话剧《黑奴恨》中汤姆形象塑造问题致郑大年同志的公开信,很是兴奋。这种讨论有助于话剧表演艺术的提高。
张刘二同志肯定了郑大年表演的基本成功,同时指出了某些不足。然而,“作为学术探讨”,正面的建议尚缺乏具体的阐述。我在这里谈的,只是由此而生的一点感想,以就正于各位同志。
别林斯基说过:“批评的职责不是证明某某作品是否为诗的或非诗的:这类问题不是由批评底证明、而是由读者的直接感觉做决定的;批评的职责……是要指出它的诗的成就的程度,它的思想、丰满和完整来。”(《别林斯基论文学》中译本,第255页)同样,对于表演不足的批评,也不能仅停留在“如果在外部造型上,再精选一些强有力的优美形体动作和姿态,可能更理想、更优美、更有诗意”;“内在的激动和感情的冲激力不强,显得火候不到……更多地运用自己的眼睛和面部表情,以及外部造型等表演手段……会发出更大光彩”;“某些地方过于低沉,甚至有怜悯、可怜自己的地方”(见《公开信》)药方应该是具体的,上面这些话,无疑对作家说:如果你再运用艺术的语言,作品将会更好。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的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样做”(《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中译本,第一卷,第38页)。同样,我们不能仅表示一般观众对演员的期望,说你要做什么,你要运用眼睛等等,而应该说你应该怎么样做,为什么“火候不到”,怎样运用表现的物质手段,精选什么动作姿态,将会发出更大的光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海鸥>导演计划》中指示宁娜在听特里果林谈艺术时说:“最好不要换地方,只是脸上带着一种狂喜的表情,。一直盯着特里果林的眼睛”(该书第213页)。这个“狂喜”与“盯”的具体要求是深刻把握宁娜的心理追求的结果,自然有助于表现性格。这种论断法是有益的、具体的。
就汤姆形象的塑造问题本身看,某些地方也应该深入分析。这种分析需要把握剧本对人物所做的历史的和艺术的规定,演员阐释它时,应从形象实有的客观意义出发,仅凭单纯的主观审美是难以判定它的激动力量的强弱的。汤姆不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哲而治,在剧本中他不负担解决直接正面冲突的任务。一百年前的汤姆,是“这一个”黑奴。当然今天的阐释应该把历史规定性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然而关键在于把握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个性特征。郑大年同志的表演深沉有力,富于悲壮的抒情性,善于抓住人物性格发展中的各个契机。由于这是个无言的抗议者、不调和的叛逆灵魂,不浮躁地述诸外部行为是正确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人们并不常常把自己的心灵之门打开……大多数场合,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那时候表面的假象就会欺骗观察者”(《全集》卷二,第158页)。汤姆的“性格含蓄、深沉”(郑大年:《我演汤姆》),然而舞台上的要求是需得将隐藏的心灵诉诸外部形象。我们看到的演出是揣摩和体验到了这种内与外的矛盾统一的。如卖奴一场,演员微微倾躯偏头,上肢自然下垂而略向两边伸张,双目凝视远方。这里演员以深远的凝神刻划内心复杂的感情,充满无奈、含恨、屈辱,结合整个性格发展的链条来看,这里的哀中有怨、愤而不怒、顺里不从,是不温不火的。所不足的是那沉思的眼睛缺乏逼人的光辉。波兰作家显克维支在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中写一个被古罗马尼录王处罚的基督教救世军老人临刑时对反动派的凝视,其目光使人寒噤,直凉到脚底。如果能够这样锐利地穿透一切,则汤姆的眼睛就把人物的心灵和观众的心灵进一步交融了。要达到这点,需要在凝视中渗以逼视。如果不顾及表演风格的朴素与以少胜多的特点而要求些激烈外表,则这种假象虽然可以增强人物的反抗精神,以暂时迎合某些要求,但是那就提早解释了性格发展的逻辑结论,会失之过分。此其一例,他处亦然。由此可见,汤姆表演之低沉,如果不是阴沉而是深沉,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激愤而是激动,在个别环节上,合于性格,也无不可。
(原载1962年3月30日《西安晚报》)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原创文章,作者:afeng13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rip-surf.com/45926.html